名牌产品何以获取高利润
2010-10-07 11:24
近日,打假名人王海向国家发改委举报“杰士邦”存在暴利行为:成本2元的安全套换了个新名字,竟卖到了百元。经过送检后,王海发现两款产品几乎一样:同一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同一规格型号,质量、厚度都基本一致。通过律师取得的“杰士邦”进口报关单显示,“杰士邦”两款超薄型成本都仅为2元人民币。
在举报信中,王海表示,武汉杰士邦公司涉嫌将同一安全套产品包装成“玛尼仕”、“杰士邦”两个不同品牌,并以“玛尼仕”系高端品牌来忽悠消费者,骗取巨额利润,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10月4日法制晚报)
不只此也,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款式,衣服品牌不同,价格大异;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功能,电脑品牌不同,价格大异;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功能,手表品牌不同,价格大异。都是忽悠消费者?都是价格欺诈行为?
谚云:“你能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也能永远欺骗一个人,但你不可能长久欺骗所有的人。”这些衣服、电脑、手表、安全套等等,材料相同,功能相似,成本相同,就因为品牌不同,价格大异,何以长久欺骗世人?
商品价格不仅仅取决于质量与性能,还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同类商品中,越是高档的商品,投入的研发、设计与广告费用越大。而直接的生产成本,往往相差无几。这些巨额的投入,商家会想方设法收回去,品牌商品往往价格更高。
这就好比同样一枚钻戒,街上游贩5000元卖给你,你可能看都不屑一看,认为那肯定是假的,就算万一是真的,也会怀疑来路是否正当;要是放在一间装修豪华的名牌首饰店里,你可能会花费10万元,心安理得地买下来。
这就是品牌的作用。花费了巨资打造起来的名牌,往往能给消费者商品质量的承诺与保证,让消费者信任品牌代表的商品档次、功能与质量。
衣服、电脑、手表、安全套等等,无不如此,虽然直接的生产成本相差无几,但品牌不同,质量保证不同,价格因此不同。价差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要是只能按照生产成本定价,谁还愿意投资巨资打造品牌呢?
另外,任何商品均由供求竞争决定,而非生产成本决定。具体来说,需求竞争加剧,价格上升;供应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同类商品,品牌不同,传递给消费者商品质量信息不同;同类商品,品牌不同,消费者需求竞争不同。要是价格相同,品牌商品的需求肯定更加殷盛,所以,品牌商品的价格往往更高。
又比如非典时期的醋,据说有预防非典的效果,人们对它的需求竞争加剧,价格就上升了。同样一瓶醋,非典时期的价格是平常的70倍,而醋的生产成本却相差无几。要是商品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的话,就不可能相差这么多。
从经济逻辑角度讲,要是生产成本能决定商品价格,那么,没有商家会动力降低成本,世间也就不会存在破产倒闭的企业了。
品牌是种商品质量的承诺与保证,即使生产成本相同,人们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会更殷盛,所以,品牌商品往往比一般商品更贵。这个意义上,“玛尼仕”系高端品牌的安全套50倍的利润,合理合法,只要消费者肯认帐。
作者:王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