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俊卿看来,一个企业的成功并不是在备忘录里罗列一条条“需要做的事”的清单,而是该首先写明“不需要做的事”的清单,言外之意就是树立边界,“无为”而治,由无为到无畏。
在《老板悄悄话》中,惜字如金的卢俊卿足足用三期来解析企业家的管理哲学,可见话题之重要。从“管理的三个层次”、“点亮人性的光辉”,到“多研究机制、少责备个人”,卢俊卿深入浅出,逐步升级,犹如构建金字塔一般,全方位的呈现了企业管理的完整结构。
如何能达到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长胜境界?
卢俊卿给出了最为直接的答案,那就是在实现“高明的投资”之前,先做到“高明的管理”。
而这个管理就体现在与巴菲特一致的“无为”上。所谓无为,诚如“世界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所言:“你无为,你的下属就会无不为;你无言,你的部属就会有很多话;你无能,你的部属就会很能干。你所要看的是他们做得对不对,而不是跟他们去抢工作做。”
这便是卢俊卿所总结的“管理的三个层次”——人治、法治、心治。所谓人治,就是管理者绝对“有为”,员工不敢犯错,自然不敢冒险,创新就无从谈起;法治则是制度“有为”,相比前者,管理者就趋近“无为”,但员工仍是被动的,无法发自心底的奋斗;而心治便是企业文化的“有为”,管理者便彻底的成为“无为”,因为管理者本身也与员工一样,视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意志并摆脱抑制的命运共同体,由此员工便会自我驱动,使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用企业文化来治理,企业家就能“无为而治”。
加入收藏夹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