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你现在的位置: | 广州民生信息 >> 博客/文章.动态 >> 正文

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规范出台分级诊疗有望破瓶颈

来源:广州民生信息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发布时间:2016-09-20 [作者: 广州才团]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是分级诊疗制度推行的模式,目标是为了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有序就医格局。然而,患者对基层诊疗技术的不信任、大病小病涌向大医院,成为制约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瓶颈。 

如何让患者在基层“留得住”、在大医院“放得下”?从河南省卫计委获悉,河南省近日出台《河南省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从转诊标准、转诊原则、转诊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实施明确上下转诊标准实行双向转诊,首先要明确哪些病种、哪种程度的疾病适合在基层或大医院接受治疗。对此,《规范》对转诊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其中“上转标准”为以下7种类型:疾病诊治超出医疗机构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病例;临床急危重症,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诊断、处置的病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转入专业防治机构诊治的病例;以及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下转标准”为以下6种类型: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诊治的病例;急性病恢复期、术后恢复期、危重症稳定期,仅需康复治疗、定期复诊随访或长期管理的病例;恶性肿瘤晚期仅需保守、支持、姑息治疗的病例;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老年护理病例;以及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规范》同时明确,对于急危重症患者但病情不适宜转诊的病例,以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专业防治机构诊治的病例这两类情况,视为“不宜转诊情形”。 

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明确了转诊标准,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双向转诊程序。《规范》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原则上要按照“逐级上转”的原则实施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越级上转。 

为了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规范》特别提出,基层医疗机构可与二级以上医院逐级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明确转诊流程、技术支持、双方责任义务,建立、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针对这一点,省会多家大医院先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在2012年牵头组建了全省首家“医联体”,纳入这一范畴的除了中心医院这家三级医院之外,还有43家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最大的亮点即是“上级”对“下级”实施技术帮扶,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此外,为打破大医院“虹吸效应”,鼓励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保障双向转诊顺利实施,《规范》提出,要发挥好医保支付的“杠杆”作用,实施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政策,对下转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取消起付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按照上级医嘱采购基本医保目录内的非基本药物,保证下转病人用药和治疗的连续性。

 

加入收藏夹

 

资 讯 交 流

性别: (不能超过250个字)  
内容:
发布指南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留言投诉合作加盟登DM广告广告发布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网站域名: www.mp67.com mp67备案/许可证: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桂ICP备11002991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