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你现在的位置:  | 广州民生信息 >> 生活民生事 >> 正文

转:微博传言4成金条掺假 业内称以前有

民生信息网 www.mp67.com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发布时间:2012-10-09  [作者:热心网友]

微博名为“JASON冯小缺”、认证身份为先智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称,国内某大银行出售的黄金被验证掺假,并质疑中国市场40%金条用铱或钨掺假。江苏省黄金珠宝商会人士表示,黄金制品造假国内确实发现过,但江苏近年来没发现。业内人士称40%金条掺假“太夸张”,并教市民三招鉴别假金条和金饰品。

传言 微博曝国内一银行出售掺假金条

记者向银行求证未得到明确答复

“JASON冯小缺”的微博原文写道:“有人拿着**银行销售的一公斤黄金,附带证明和发票,拿到金银加工厂出售,经过核实,的确是**银行出售的,加工厂老板就收了,检验黄金的精确纯度,必须去南京,结果一周后报告来了,该金条掺杂了‘铱’。”

银行卖出的黄金居然有假?这条微博够让人惊讶的了!但是,“JASON冯小缺”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其另一条微博则写道——“中国市场40%金条用铱或钨掺假”。

这两条微博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人怀疑微博的真实性,称“我在中国黄金买的金条,拿到上海检验机构检验,把金条都压扁了,最后检测结果是百分百纯金。估计你那个朋友是被加工厂老板调包了罢,银行我估计还不敢这么做。”“据我所知银行的金条都是代加工的,而且有发票不能代表客人买了之后没有动过手脚啊。由此得出银行金条造假没有逻辑支持。银行对黄金回购业务很谨慎,原因就是很容易被动手脚,鉴别上确有难度。”还有人质疑“铱是一种稀有金属,年产量才三吨,有那么多铱来掺入黄金吗?”不过,也有不少网友相信确有其事——“行业内早就不是秘密了,绝大多数黄金都是掺有钨的,美联储对此专门发表过报告,而且一直拒绝任何机构对其黄金储备进行核查。”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就此向该行江苏分行求证,但至截稿前,也没有得到答复。

专家 钨核心假金条成本仅真金的1/9

黄金掺假有可能 普通人难察觉

高赛尔黄金分析师龚山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黄金掺假是有可能的。之前国内也曾经出现过类似黄金掺假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曝出来。这些假黄金不管是从规格还是纯度上,都很难用常规检测手法验出,一定要通过科学检测。据介绍,用来掺假的钨和铱的密度与黄金都较接近,其中钨的密度为19.25克/每立方厘米,与黄金密度19.3克/每立方厘米仅相差0.05克/每立方厘米,普通仪器也不大能测出这么细微的差别;铱的密度则为22.42克/每立方厘米,一般人也很难觉察到重量上的差别。

互联网上也曾经流传过一条消息,指黄金市场有可能出现用钨做核心的假金条,制造一条四百盎司重、1/16吋黄金厚度的钨核心假金条,成本只需五万美元,远低于价值大约48万美元的纯金条。如果金价再显著上升,国际犯罪集团绝对有诱因做假。因此,即使是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在其招股章程中也指出,SPDR黄金基金不能保证仓库贮存的黄金绝对纯正。

龚山强表示,此消息一旦证实,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除了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对国内银行业的信任危机之外,还会导致地下炒金等不合法的投资方式出现,对于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性,市场黄金的稳定性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调查 商会称江苏近两年未发现假黄金

业内认为40%金条掺假“太夸张了”

南京一家知名金店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市场上确实有不法分子在黄金里面掺铱粉,因为铱是白色的,跟白金差不多,少量掺在黄金里面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店里就碰到过,有人头天来店里买金首饰,第二天拿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首饰来换货,营业员没有经验就给他换了,结果拿去一检查,发现是假的,被人掉包了。除了这些不法分子外,还有些打金银的个体户,也在往黄金里掺假。但是,对于“国内40%金条用铱或钨掺假”的传言,他认为“太夸张了”。据他所知,有正式加工厂的金店一般不会造假,就怕那些到其他单位委托加工的,难以保证品质。而银行出售的金制品一般都是委托加工的,不排除加工时被工厂做了手脚,银行主观恶意掺假的可能性很小。

江苏省黄金珠宝商会人士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黄金掺假一般都是在纯度上做文章,比如产品标注的黄金纯度为99%(即100克黄金中有99克以上为纯金),但实际纯度为98%、97%或96%,短斤少两。这种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很难判断,必须要质检部门才能发现。目前江苏在售的金制品大多是在广东、浙江沿海一带生产的,本地产的很少,每当广东、浙江那边发现了假黄金,江苏这边的工商、质检部门就会及时去检查,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每个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以前江苏也曾发现过掺假,但近两年江苏还没有查到假的黄金制品,商会接到的投诉也很少。

提醒 购买时要看有无第三方机构证明

最好在正规店购买 买到假货可索赔

微博爆料黄金掺假引发很多民众的震惊和恐慌。面对可能遇到的假黄金,市民在购买时该注意些什么?如果不小心买到假货,又该如何维权?

江苏省黄金珠宝商会人士表示,市民在购买金条和金饰品时,一定要看有无第三方机构的检测证明,比如产品检测证书或吊牌。目前南京有5家、江苏省有18家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市民如果不放心,也可找他们检测。另外,有些银行或金店销售的投资金条,在回购时还要求保留好包装盒子,因此,外包装也要保管好。

龚山强则表示,过去出售掺假黄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私营企业,投资者在购买黄金时一定不能贪小便宜而选择不正规或没有资质的代销商。中国黄金代理商、江苏中金投资公司负责人也提醒市民,在购买时要找那些回头能找到的店,不要买了两天就倒闭或搬家了。最好是在大商场或专卖店购买,这样即使买到假的,只要有证书在,就可以据此要求店家赔偿。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在微博中也对此发表观点。他认为,如果消费者买到掺假的黄金,可以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主张惩罚性赔偿。

辨别黄金真伪的“窍门”

虽然掺假黄金检测较难,但掺假水平也有高下,有些掺假黄金也有简单的辨别方法。中国黄金代理商、江苏中金投资公司负责人和江苏省黄金珠宝商会人士介绍了三个“小窍门”,供市民参考:

1、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网友介绍的辨别方法:

辨别黄金很复杂,俗称黄金有“七青八黄九五赤”,要从色、掂、听、察、外观、硬度、标识等方面看。比如听声吧,真金掷水泥地,会发出沉闷的啪嗒声,有声无韵,俗称死声,相反成色低的或假的金饰就有韵,且声响尖长,稍有回跳。比如200克的金条,他能在里面掺100克铱和钨,因为铱和钨与黄金比重相近,一般很难掂出。你在中间切吧,他把铱掺两边,你在两边切吧,他掺中间。今年3月初,就有人拿着3条200克的金条来典当,用几种现代科技仪器检测,就是黄金,但我总觉得其中一条有点不对劲,再次听声,金掷地发闷声,而不是纯金就发脆,凭经验,认定这里掺假。经同意,将金条对角线切开,果然200克金条里掺了100克铱!客人一下损失了三万多。

南京黄金检测机构: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珠宝首饰产品质量检验站

江苏省黄金珠宝检测中心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

南京大学珠宝产品质量检验站

南京珠宝研究中心

 

来源: 扬子晚报

 

  法定投诉举报热线
  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价格投诉热线 12358
  质量投诉 12365
  环保投诉 12369
  税务投诉 12366
  公共卫生监督 12320
  市长热线 12366
  法律援助 12351
  妇女维权 12338
  民工维权 12333

  更多国家法定热线 >>>

 

名牌街

资 讯 交 流

性别: (不能超过250个字)  
内容:
发布指南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留言投诉合作加盟登DM广告广告发布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网站域名: www.mp67.com mp67备案/许可证: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桂ICP备11002991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