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报道:近日,一篇“云南贫困小学走访记”的帖子在网上流传。网帖说: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汤郎箐小学学生一日只能吃两餐,天天都是土豆,严重营养不良。据了解,汤郎箐小学学生吃饭困难的现象确实存在,一些偏远学校的伙食甚至更加简单。禄劝县是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家庭困难学生多,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当地教育部门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予帮助。
■网事
一日两餐天天土豆
6月13日以来,一篇“云南贫困小学走访记(图文直播连载)”的帖子在各大网络论坛广泛流传。网帖以图文互动的形式,讲述了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镇汤郎箐小学等贫困小学“吃饭难”的困境。
帖子写道:云南这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海拔高,土地贫瘠,多数地方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玉米和土豆等,经济发展自然滞后,多数家庭领着国家救济金。走访了多所学校,不少学生连牛奶都没见过。帖子列举了多名学生的家庭情况,有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仅约500元。
■调查
学生身体普遍瘦弱
20日,记者赶到禄劝县进行实地调查。经采访证实,汤郎箐小学学生“吃饭难”的现象确实存在,学生普遍营养不良,而这样的情况在禄劝县贫困山区学校比较普遍。
翠华镇汤郎箐小学校长赵金富介绍,由于学校经费和炊事员精力所限,每天只能在11点左右和16点30分左右提供两顿饭。而学生自带的主食主要是土豆。赵金富说,汤郎箐是一个贫困村,只有50名学生享受每人每年750元的国家补助。现在82人的伙食就是靠这50名指标的补助来维持,而炊事员每个月500元的工资甚至靠每个老师凑50元、学校出100元来维持。
记者在学校看到,学生身体普遍比较瘦弱。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他们都表示没有见过牛奶。赵金富表示,学生没有做过体检,但个头偏小看起来比较明显。四年级的王红燕家离学校有几公里,她和妹妹一起在学校寄宿,她告诉记者,学校的伙食勉强能填饱肚子,但油水比较少,经常感到身体没力气。
■现状
财政补贴力不从心
禄劝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文慈介绍,禄劝县是一个贫困县,像汤郎箐小学这样学生营养欠缺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条件更差。
杨文慈表示,寄宿学生的伙食开支,主要依靠“两免一补”中的寄宿生贫困补助。由于学生贫困面比较大,目前还不能实现对每个贫困生进行补助。这些补助被摊平之后,伙食标准就很难提上去。以汤郎箐学校为例,如果让每个学生每天吃上肉,每天需要增加伙食开支约160元,一个月下来就要4000多元,全年需要大约5 万元。杨文慈说,禄劝县去年财政自给率仅约27%,目前像汤郎箐这样的小学全县还有100所左右,依靠县里的财力难以解决学生营养问题。
■呼吁
希望爱心帮扶
“云南贫困小学学生吃饭难”的问题引起网民强烈关注。许多网民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献一份爱心。杨文慈说,教育部门将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援助,同时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予帮助。据新华社电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
法定投诉举报热线
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价格投诉热线 12358
质量投诉 12365
环保投诉 12369
税务投诉 12366
公共卫生监督 12320
市长热线 12366
法律援助 12351
妇女维权 12338
民工维权 12333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