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你现在的位置:  | 宁波民生信息 >> 生活民生事 >> 正文
j1

使用信用卡有三禁忌 勿陷“以卡养卡”死循环

民生信息网 www.mp67.com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 发布时间:2011-03-07  [作者:热心网友]

使用信用卡很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禁忌一:

逾期还款,信用要用两年重塑

家住宝城的梁京去年办了张信用卡,有三次未及时还款,前不久他计划买住房时,去售楼部打听得知,如果信用记录不好、以前有逾期还款记录,银行将对房贷利率不给予最大的优惠。想来想去,梁京只好销掉了这张信用卡,因为在他看来,这张卡不存在了,附着在这张卡上的记录也会一并销掉。

记者提醒:“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某国有银行宝安支行的相关人士称,“在个人信用报告上,一般显示的是信用卡最近24个月的还款记录。梁先生即使销了卡,逾期还款记录5年内会一直保留在他的个人信用报告里。如果想要销掉信用卡相关的逾期记录,就要继续使用至少24个月,而且在此期间要做到消费后按期还款,这样才会在他的个人信用报告里给银行留下最近一段时期按期还款的良好印象。”

禁忌二:

信用卡套现,莫将自己“套”进去

需要使用现金,但是信用卡提现额度不够怎么办?不少用卡人利用各种办法进行信用卡套现,即利用网络交易平台、POS机刷卡等手段,制造假消费换取现金。比起提现当天起计息,套现可以利用银行的免息期来缓解燃眉之急。

“信用卡套现对于持卡人和商户都存在很大风险。虽然持卡人通过套现获得了信贷资金,减少了利息支出,但持卡人终究需要还款。一旦超过免息期,还要追加偿还免息期内的透支利息(日利率0.5%。)和逾期滞纳金。”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倘若持卡人通过中介机构套取资金,不仅要支付较高的套现手续费,还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存在被“盗刷”的风险。

信用卡套现是违法行为,一旦持卡人的套现行为被发现并列入信用报告“黑名单”,将承担个人信用缺失的法律风险,今后向银行借贷资金将非常困难。对于提供套现服务的商户,除了承担法律风险,还面临受理伪卡、遭持卡人恶意挂失等风险。

禁忌三:

“以卡养卡”,自作聪明的“死循环”

目前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各银行为了多争取客户,通过设摊、上门、打电话等方式推广信用卡,而对申请人的诚信、经济来源、生活保障、资产、存款等方面的限制也在不断放宽。此外,在赠礼方面,从最初的送一个小礼物,到后来的电熨斗、吸尘器,再到床品四件套,甚至价值近千元的折叠自行车,银行送出的开卡礼物正在逐步升级,如此诱惑之下,很少有人不心动。于是,禁不住诱惑的消费者就申办了多张信用卡,其中不乏利用还款日的时间差和套现来“以卡养卡”的人群。

以卡养卡的方式不可取。目前在持卡一族中,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做到理性消费,有的人甚至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成为日后举步维艰的隐患。“以卡养卡”的人们只是单纯地看到了一笔取之即来的现金流,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循环利息以及因此而可能产生的滞纳金、罚息等。因此,面对种类繁多的信用卡,如何选择至关重要。银行相关专家表示,办理时免年费、得实惠应是首选因素。此外,还要考虑还款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信用卡即使不使用也可能收取年费,马虎大意可能会因拖欠卡账而上了信用“黑名单”。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法定投诉举报热线
  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价格投诉热线 12358
  质量投诉 12365
  环保投诉 12369
  税务投诉 12366
  公共卫生监督 12320
  市长热线 12366
  法律援助 12351
  妇女维权 12338
  民工维权 12333

  更多国家法定热线 >>>

 


资 讯 交 流

性别: (不能超过250个字)  
内容:
发布指南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留言投诉合作加盟登DM广告广告发布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网站域名: www.mp67.com mp67备案/许可证: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桂ICP备11002991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