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性早熟事件”虽已证明与奶粉无关,有关专家认为,这暴露出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性早熟”专业知识的缺乏。昨日,卫生部发出“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给出了性早熟的概念。
判断性早熟水平待提高
“乳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曾引起全国关注,卫生部检验证明,被报道的武汉性早熟婴儿为假性性早熟,与奶粉无关。
有专家也坦言,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一些医务工作者对“性早熟”概念的混淆,在判断各种“性早熟”的专业水平上有待提高。
指南供医院参考使用
昨日的指南给出了“性早熟”的定义,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可以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这在以往分别被称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在中枢性性早熟中,有一种为“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诊疗指南称,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
据悉,指南将供医疗机构在临床中参考使用。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鹏)
法定投诉举报热线
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价格投诉热线 12358
质量投诉 12365
环保投诉 12369
税务投诉 12366
公共卫生监督 12320
市长热线 12366
法律援助 12351
妇女维权 12338
民工维权 12333
省份: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
Copyright 2008-2030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郑重提醒:交易请注意证件齐全,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举报投诉邮箱: 2201066608@qq.com
|